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今年命題又有點創新,給考生4張圖,分別代表:歲時、祭祀、婚喪喜慶、其他,讓考生發揮「傳統習俗」的生活經驗。聯合報記者喻文玟/攝影 分享 facebook 會考寫作測驗考「從傳統習俗中看到...」,補教老師推估「清明、端午、中秋」會大量出現,且可能圍繞在食物上,但就算寫再好,想拿最高的六級分可能很困難。國中教育會考於20日、21日舉行,昨天考社會、數學、國文和寫作測驗,今天考自然、英語(閱讀)和英語(聽力),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今天中午公布試題和參考答案。國文科補教教師劉炘表示,今年試題文言文數量並沒有增加,反而比過往略為減少,文言敘述也較短,主要難度反而是在白話文,因為「魔鬼藏在細節中」,有一些選項差異不大,如果閱讀能力不好,就有可能誤判。跟往年試題相比,劉炘指出,今年也有圖表題,但傳統題型都沒有出現,例如修辭、詞性詞義等都有做微妙調整;閱讀取材也提醒學生,除了加強閱讀,也要注意內容,不能僅限於文學範疇,一般報章雜誌、科學雜誌、甚至電影都可能列入閱讀題材,必須跳脫純文學領域的題材。根據劉炘推估,國文科要拿A++的考生至多能錯3題,A+至多能錯6題,想要拿A的考生至多能錯8題。寫作測驗題幹敘述歲時(如端午節配戴香包、中秋節吃月餅)、祭祀(如焚香燒金紙)、生育婚喪(如父母分贈新生兒彌月油飯、)或其他(如搬家要挑吉日)等傳統習俗,要求考生就個人生活見聞,以「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為題,寫下經驗、感受或想法。劉炘表示,現在年輕人都期待破除習俗,但差異在於是否能透過文字去表達或反思,單純批判未必不會拿高分,最好要寫到未來的展望,就像最近很夯的戲劇「通靈少女」,強調從習俗中回到人情和人性,考生可以引入劇情但不可以抄襲。提到傳統習俗,劉炘表示,國中生能想到的習俗,可能都和節目相關,推估「清明、端午、中秋」會大量出現,而且可能圍繞在食物上,但這樣不管寫得再好,頂多「坐五望六」,想拿到最高的六級分,就要跳脫個人經驗,探討習俗被關注的大眾性,從瞭解習俗背後的精神,觀察古今的變化,進而提出省思和未來展望,才能拿高分?

7E1DAFC76DB297AB
arrow
arrow

    annt0525i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